在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学习负担重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而在校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不足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把全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提高其心理素质,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学校里,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师组织的各科教学活动中度过的,在这么多的时间内绝不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探索兴趣、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正常的交往能力与健全的个性品质。因此,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证。
【收 录】 中国学术文库
【作 者】 张桂兰 邵娟 王海燕
【刊 名】中国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年 , 第 4 期
【单 位】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镇中学 134400